一群“乌合之众” 如何用期权拉爆百亿基金 - 币圈动态 - 找空投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币圈动态

一群“乌合之众” 如何用期权拉爆百亿基金

发布日期:2021-01-27 20:00:36

浏览:

在伦敦交易员眼中,主作是一位既能玩期权和数字货币、又能玩美食健身Vlogger的鲜肉男神

上周国内娱乐界的瓜让网民吃的有点难消化。刚缓过神来,这几天中英文媒体给大家带来一件金融界的大瓜。

这就是美股散户大战对冲基金之战场Gamestop(游戏驿站, 股票代号GME) ! 在散户的爆拉之下,GME股价不仅一飞冲天,甚至把华尔街的明星对冲基金给拉爆仓了。(注:AMC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起飞了!)

在上期内容《股市连创新高,如何对冲回调风险?》的留言板,有读者也问起过GME交易。应读者需求,我们今天就以亲历者的身份,给大家由简入深的聊一聊。(其实一些相关的期权原理我们已在上期内容聊过了)

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都报道了基本事实经过,但是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期权交易者的视角来给大家解读一下,为什么几个蚂蚁凑一块,就能把华尔街的大象给扳倒。首先,这个故事得从GME这个股票讲起。

1. 垃圾股的转折

GME这家游戏实体店这些年经营一直在走下坡路,去年3月股价一度跌到3美金一下。妥妥的成为了一只垃圾股。然而今年1月11号,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前宠物电商Chewy的创始人RyanCohen在2020年相继大量购入游戏驿站股票,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RyanCohen是谁?在2011年,25岁的Ryan创建了宠物食品和宠物用品垂直零售电商Chewy。2016年Chewy就已经是全美最大的线上宠物用品商店。2017年全美最大宠物商店以33.5亿美金收购Chewy,以最大电商收购进入史册。Ryan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之后,出巨资买入620万股苹果股票,成为苹果最大个人投资人。

这位激进的投资人去年11月时,曾写信给游戏驿站董事会,督促他们尽早做战略转型,把公司做成游戏界的亚马逊。不知道期间发生了什么,但今年1月11号,Ryan带着两名战友进入到游戏驿站的董事会。

基于Ryan在Chewy上的成功,股民网友粉丝觉得他很有实力将这家落寞的实体店打造成游戏界的奈飞,亚马逊。这才出现了后面的飞涨和多空博弈。

2. 香橼离场

1月12号游戏驿站的股价反应平平,13号开始跳涨,开始一直北上。1月19号股价还在40美金左右的时候,香橼坐不住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累积了大量做空仓位,决定公开给散户“上课”,“为什么游戏驿站只值20美金“。 

出乎意料的是,散户不但不接受,反而越战越勇,以Wallstreetbets(简称WSB)为首的散户开始公开在Reddit(美国知名论坛网站),拉楼网友一起做多,并煽动群众只要他们一条心,就可以逼空头买回股票,推高股价并大幅盈利。在他的煽动下,股价几天内又拉升了25美金。

可以说是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金融暴力”,香橼的Andrew Left 公开声明再不针对游戏驿站发表任何观点,他声称疯狂的网民已经开始对他的家人骚扰。他也声称会讲有关证据递交SEC。

3. 期权才是主战场

香橼发布公告之后散户们便像打了鸡血一般的冲进市场,当天最高把股价拉到接近$75美金。

做空股票的亏损理论上是上限是不封顶的。 

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次散户在逼空的时候,除了买入大量股票推高股价,同时又买入大量的看涨期权。近期几天的期权交易量已经远超去年总交易了。

我们之前的文章《软银是怎样用Gamma把市场玩坏的》中已经解释了这个现象。不断推高的股价,让有大量负Gamma的做市商,不得不一直购买股票来对冲,这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让持有大量负Gamma的做市商互相伤害。

疯狂的散户,需要买股票来对冲负gamma的做市商,加上本来不多的流动性加上高涨的借股费率形成可怕的三连击。

上周五,GME任何一个到期日的期权最高执行价格都是60。本周29号到期的执行价格60的看涨期权上周五价格在10美金左右,这帮散户就挑着最虚值期权(最大的杠杆)去买,只有6000美金的散户如果买正股只能买100股,但是买600个期权,却撬动了60000股(600*100, 美股个股期权合约为100,即买一个合约即买了100个股票的期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期权才是主战场。

行权价为60 call被买出了全场最大的未平仓量,按说平时股票本身波动不大的时候这类玩法并不能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GME这种一天50% 的波动可苦了做市商。

不仅如此,周五的收盘价是65,很罕见的把股价拉到所有期权执行价以上,可以说这个情况比跟软银做对手盘还有惨!

因为拿着负gamma的这些做市商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对冲手段,因为股价上涨理论上时没有封顶的,如果周一股票跳涨够大,做市商持有的这个负gamma敞口是可以让一家中型做市商破产。

而本事件的第一个倒霉鬼,Melvin Capital上周在股票空头上损失惨重,不得不被同行Citadel和Point72 注入27.5亿美金续命。年初这家对冲基金还有125亿管理资金,GME是众多空头仓位之一。正是由于GME的空仓大幅度亏损,导致Melvin Capital 在一月里的前三周时间便大幅回撤30%。

4. 穷追猛打

本来以为韭菜们把股价推上65,把香橼按在地上摩擦之后就结束了。让整个市场没想到的是,这个仅仅只是个开头。

回到GME战场,1月25日周一,交易所给按收盘价又追加了很多高价位的执行价,最高的执行价位从60加到了115。对做市商来说,形势稍微有利一点,因为有了更多对冲的机会。

但是周一开盘股价直接跳涨至$95,比周五收盘高了近50%,这波跳涨的相当于给了做市商一记重拳。这是因为,作为持有负Gamma敞口的做市商来说,最怕的就是这种跳涨行情(gaprisk)。跳涨行情不但让做市商血亏,而且增加了大量的负Delta敞口,迫使做市商继续买入股票来对冲。

而与此同时,散户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疯狂购买看涨期权,这次最高执行价115的看涨期权是新的目标。

Wallstreetbets也不停的给散户打鸡血。“干掉卖空的,去TM的基本面!" 为什么他这么有信心?这是因为, GME的空仓仓位在这段时间不减反增!

除了笔头打鸡血以外,WSB也晒了晒自己的账户,告诉他的信徒,他们也可以一样。Reddit网站上也有大量散户晒单,盈利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突然有了币圈的味道。

下图是周二晚收盘的价格,WSB已盈利了1700万美金!今天至少又翻了一倍!

交易所也对这次散户机构对决准备不足,25日开盘后一个小时,股价就涨到了120,又再次超出了所有期权的执行价。

从下图中我们能看,散户们的疯狂交易导致到这周到期的115行权价位的看涨期权交易量达到11万2。即使做市商对期权的漫天要价也挡不住散户疯狂购买的热情。

此时,GME的期权交易已经没有理性可言。杀红了眼的散户们目前唯一的念想就是把这只股票里的空头全部拉爆。

5. 进入疯狂

周二,交易所又增加了更多的执行价位,最高执行价为200.现在这样的未平仓量和股价和更多可以交易的期权,给了期权做市商更多迂回的余地,也一定有不少散户机构会想从这场荒唐的对决中获利,从而增加了期权的卖方。

上半场,股价还在75和100之间浮动,貌似荒唐已经结束,但是下半场又开始了暴力拉升,最高执行价200的看涨期权继续成为目标

截止周二收盘价148美金,2月19号到期的执行价200的跨式期权(straddle)的价格达到了150美金。意思就是,做市商告诉韭菜们,想买入这个跨式期权,除非是2月19号到期的时候GME股价低于$50以下,或高于$350,你才会盈利。

6. 26日盘后

GME盘后从148,杀到288美元/股。

这场散户vs机构的大戏才刚刚开始,作为吃瓜群众,很想看看机构大佬会不会看到WSB的公然挑衅后,联合集体反击,把股价打压下去,毕竟如此疯狂的散户是有限的,散户的钱包也是有限的。我们会跟踪报道,看看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最后,WSB还给CNBC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公开信,控诉跟他们对赌的对冲基金精英们通过CNBC操纵市场,为自己的行为洗白,一副农民起义,要干翻资本阶级的样子。

7. Game Over

随着乌合之众的揭竿而起,曾经的明星基金Melvin Capital压力山大。

图:WSB的一家之言,暂不当真

根据WSB的说法,由于需要强制出清仓位(上图最后一句),甚至一度影响到了阿里巴巴的盘后股价(下图)

友军有难,同行大佬自然也不敢“不动如山”。

图:Marc Cohodes也是对冲基金大佬,他预估Malvin Capital亏损一半,但今日之后还将更高!

但此时的GME股价还在蹭蹭往上涨(在昨日暴涨90% 之后,今日盘前又涨了90% )。

即使大佬们有心,此时也没人敢冲进包围圈去拉兄弟一把了。

在股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下,曾经的“王侯将相”Melvin Capital,正被歼灭。

8. 大佬吃瓜

不过,在对冲基金以外的大佬,多数都乐见吃瓜。

比如说同样痛恨空头的马斯克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刚刚也发表了评论

图:段永平的雪球账号

而《大空头》电影里的原型Michael Burry,今天也猛烈抨击这些共谋抬高游戏驿站股价、挤压空头的短线交易者,并@了SEC呼吁进行调查。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佬时常言行不一,Burry本人其实是GameStop股价上涨的受益者。

根据最新披露,截止至2020年三季度,Burry旗下基金持有游戏驿站大约170万股,是该基金的第三大重仓股,预估平均成本为5.08美元/股。按照该成本价和今日盘前价格288美元计算,Burry的当前持仓浮盈已超50倍!

这又是一轮载入史册的交易。

(注:AMC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起飞了ing)

作者:三思社在海外的两位衍生品大佬